陳柏琳(台大資訊所博士2001畢,師大資工系教授)

訪談對象:陳柏琳 教授
訪問人員:B01902040 鍾毓安   B01902086 胡子皓
訪談時間:2014 / 5 / 13 (TUE)

1.請問學長在高中階段就有寫程式的經驗嗎?

    我在考上高中的時候,就跟父母說想要買一台電腦,那時螢幕還是綠色的(笑) 當時有自學幾個簡單的程式設計,像是九九乘法、算質數...whatever這些簡單的小程式,另外在高中工藝課都有一些關於資訊的課程,家裡有電腦的人在學習上當然就比較方便。我是一路寫程
式,像是教授升等各階段的一些作品,程式都還是我自己寫的,但是當了教授之後,為了讓自己的研究廣一點、還有年紀的關係,程式就比較少自己寫,電腦也真的不再那麼常用,尤其是眼睛的關係,真的不是像年輕時那樣了(教授對於身體的經驗談)。同時寫程式或是一些
程式技巧,真的也不再是我唯一的學習、工作目標。不過我真的發現寫程式的樂趣大概是在研究所吧,因為以前寫程式大概都是為了要交作業,到研究所才開始會寫一些比較大型的程式,也覺得比較有趣。

2.當初寫程式的時候會有熬夜的習慣嗎?

    這...這一定,當然會熬夜啊!這裡分享一個觀念,就是說考試好比是短跑,目標都是一樣的,大家都在追求一個標準答案,比誰的速度快、技巧好;但我們做研究,需要的是創新,每次寫程式都很像是在try and error,時間也都是很久的,這部分跟以往就比較不一樣。寫
程式也像開車,大家都會開,開到哪裡才是重點。我回首我這一二十年寫程式的經驗,基本功真的很重要,大學時代學的資料結構、演算法或是軟體工程,這種訓練是非常重要的,但是當你要將這些技術放到研究上,就需要一些程式技巧以外的創新或觀念,才能有比較大的
突破。

3.老師有沒有建議說我們大學就要具備的能力?我們現在可以為以後做出的準備?

    大學基本上就是原本傳統資工的能力,程式語言、軟硬體架構,還有一些數理統計。再來就是廣泛的閱讀科技文章,你必須要能夠知道某種領域、研究的潮流、趨勢。有歷史觀也不錯,每一種研究有他的來龍去脈,像是類神經網絡Deep Neural Network(老師是研究語音辨
識),也許你會看到2005 以後的演進,那過去的60 年,1940s 剛開始到2005 這段時間他的演進是怎樣。他為什麼會被擺在一邊,可能有一些機運或是時空環境造成的,可以讓你在看待一個科技的時候有比較全面的觀點。    
    那再來就是比較好的態度,態度決定高度,包容心也滿重要的。科技有很多種,光講sort,你有最土的Bubble Sort,有最好的Quick Sort、Merge Sort 等等,像是Search 也有BFS、DFS,或是A*。每一種科技都有他的長處與短處,你有一些廣泛的知識與包容性,你在面對不同問題、要求的時候,比較容易選到適當的技術。例如說你要研究擲骰子的問題,需要用到Deep Learning 嗎?如果你心目中只有Deep Learning,那真的可能會殺雞用牛刀。
    那你在處理比較複雜的問題,像是語音辨識或是語言理解,那你用擲骰子的簡單的模型,來處理比較複雜的問題也是不對的。所以學習應該是來者不拒,不管遇到什麼東西,應該都會有學習上的收穫。最重要的是要產生一種共通性,是不是所有的參數,表面看起來各不相同,但其實都是一樣的?背後的原理都是一樣的?
    另外就是,所謂的吃到飽,各位現在最喜歡的就是吃到飽,大學修課的時候也是應該是這樣子。大學學分費沒有一科一科算,研究所才有,大學其實學分的費用是統包的,就像吃到飽一樣,你的門票是多少,進去裡面隨便吃。我是建議大學的時候,各位可以多修一點課,不要太多bias。其實台大跟很多業界都有合作,像是北京微軟近期有一些合作,你們可以透過一些修課,接觸不同的老師,知道系上跟外面合作的機會、業界的趨勢,對大學生比較好。不要一直想我會什麼,要多想想我不會什麼。有時候反過來想,也會有一些不同的學習效果。

4.其他的經驗談

    我們來說說台灣的產業、或是一些我們的研究,其實…就像現在做車子一樣,大家好像都認為說,你要做賓利,做保時捷,或是BMW才是真的在做車子。那你如果跟同學講說,你現在在研究腳踏車,同學可能會認為說,你現在在幹嘛,那是從三國時代就有的東西,還研究幹嘛?但是你現在會發現,賺錢最多的是做腳踏車的,捷安特,他的毛利是最大的。因為他做的是一個質感,他一直堅持做下去,你反而發覺,做汽車的,台灣沒有汽車工業。因為有些問題我也是自己在思索,做研究的有個好處,你因為看過很多東西,你會更謙卑,你會去欣賞各式各樣的知識。其實每一種知識都是有他的美妙,但是相對的也有他的缺點。那這些知識或是技術是不是可以互補,那我覺得也會有些研究的議題出現。
    然後例如說iPhone,去年是iPhone 5s,那今年宏達電有M8,Samsung 有S5,所以iPhone 就有iPhone 6。所以研究或科技來說,進步就是由競爭造成的。大家不斷的去競爭,指出對方的缺點,或者去擷取對方的優點,找出更好的solution。所以資訊業也是一個滿辛苦的過程,你不斷的超越別人,被別人超越,那這樣的輪迴不斷的在走。好像沒有其他的科學會是這樣子的辛苦。
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王瀚宇(R02網媒, 赤燭遊戲共同創辦人)

林于智 (B01/R05, Google Software Engineer, Youtuber [史九87])

劉邦鋒 (台大資訊系教授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