呂學一(台大資工所畢業、現任本系所教授)

請問您當初想選擇資訊系的原因?

那個年代選資訊系都是莫名其妙,其實上大學前連鍵盤都沒摸過,覺得 computer 應該很神奇。高中畢業旅行環島,去參訪了交大,交大正好有同高中的學長在念資工(以前叫做計算機工程),參訪的時候學長就來招呼我們,介紹交大計算機系,就萌生了對計算機的興趣,聯考的第一志願就填了台大資工,第二志願就填了交大計算機系,第三志願才填台大電機系。當時我們填的志願都要交去給老師看過的,我們老師看到我的志願之後,就把我抓去臭罵了一頓,認為第三志願完全是浪費。老師是第六屆,當時已經是台大的第二志願。
請問老師為什麼選擇出國念碩士和博士?
其實我在美國的碩士是送的,美國的computer science認為,唸碩士和念博士是兩種完全不同的人。你要唸碩士,就不要念博士;念博士,你何必念碩士。碩士通常一年就可以念完,只要完成一個project就可以畢業,比較像職業訓練,不像台灣每個碩班都要寫一個論文。但因為美國的博士很難畢業,因此學生考過資格考之後,學校就會給予碩士學位,避免以後學生找出路的時候沒有學歷而吃虧。


我決定要出國的時間非常短,一直到在本系念碩班時候才想說要出國,我是標準的鄉下孩子,大學所有同學都在說要出國,但那不是我的世界,所以完全沒有做這樣的準備,連個念頭都沒有。大學畢業先去當兵,再回來念研究所,那時候考上可以先保留,御官根碩班都有考上。如果念完碩士再當兵兩年,就全部忘光,太浪費,所以才想說先去當兵。想說唸完碩班去當兵就忘光光,回來念碩班就覺得好像做研究也蠻好玩的,準備過程非常短,我的成績也不是很前面,但是全班大概三分之二的人都出國了,再早幾屆可能全部都出國。我們那個年代布朗大學淘汰率很高,兩年淘汰一半,布朗是一個很小的系,我們那年只有十二個,兩年就淘汰一半。兩年的淘汰方法是資格考,有四關:研究有兩關,一關寫程式,一關筆試。光是筆試就要考六科,每科考半天,open book,只要有一科fail,就六科全部當掉,明年再來一次。寫程式是禮拜一早上八點拿題目,禮拜五下午三點交出去,那個禮拜大概就不用睡覺了。兩年之內沒有完成就掰掰了。接下來要生研究成果,像我們大概就是還要四年左右,剩下六個當中,我是第二個畢業,後面還有一個人撐到十年,沒有畢業;也有一個印度的同學,念到第四年的時後,發現還要兩年才能畢業,就憤而離開工作去了。因為很多人直接進博班,就什麼degree都沒有,蠻吃虧的,所以如果資格考過了就送一個碩士學位,避免有人什麼學位都沒有。

老師可不可以請您分享您「大三回答一個沒有人會的題目」的著名事蹟?
    那個是歐陽老師每年必吹噓的哈哈哈,據說每年的版本都不一樣。我是台大資訊系第六屆,那時候完全沒有資工系的老師,教授們大多是數學系過來的,不知道要給資工系學生上什麼課,想說資工系就寫程式,於是老師們開過課、讓我們寫過習題的程式語言就有二十多個,畢業後沒幾年這些語言就全部消失了,反而是留下來的C語言沒有人教過。言歸正傳,我在二升三暑假修了一門美國客席教授開的課,類似現在的自動機,該課程開放大學生、研究生來修,期末要交一個paper的報告,老師挑了大概二十篇在CACM期刊上面的paper,CACM 全名 comunication of ACM,是我們那時候世界最頂尖的論文期刊,當時我就挑了一篇比較看得懂的來閱讀,越讀越覺得奇怪,發現其中好像有bug,發現某些boundary cases會出問題,期末報告就這樣結束了,老師也回去了,大四的時候就突然收到一封信,原來老師把我的期末報告拿去投稿國際會議,竟然上了。又過了一年,到我當兵的時候,恰巧在圖書館翻到這篇,這對當時的我來說是一個很大的鼓勵。現在回想起來,因為那篇論文曾經刊登在CACM上,後來發現一個小錯,再次刊登上去也是蠻正常的,不果前後兩次的偉大程度當然是不能比啦!

    請問老師在出國前的準備中,哪些最具有挑戰性?
      那個時候對我來說最大的挑戰是時間很趕,因為我碩班才開始想,如果要碩班畢業就順利出國,碩二上就必須完成所有事情。碩二的考試、TOHLE、GRE subject、結婚、論文,還有考公費留學。現在回想起來,那時候真的蠻crazy的,大部分都忘記了,只記得那時候每天時間都很趕,一天當兩天用。對於公費留學,雖然美國也有給獎學金,但是看到先給一年,其後看情況的制度讓我覺很不安,加上還有太太一起出國,所以決定考獎學金給三年的公費留學,有個安身立命的錢放在身邊,感覺比較安全。但是公費留學每年只錄取一個,我很幸運的第二年考上。家裡不可能出錢資助我,因此那時候的想法是若沒有獎學金,就不出國。不過現在我會勸同學,如果有興趣就去,去了以後總會有辦法的。
      可以請老師介紹一下布朗大學嗎?
        布朗大學是長春藤的學校,私立、很小, 然而麻雀雖小五臟具全。布朗大學大學部在美國是頂尖的學校,可能前三前五名,他們的特色是diversity:系所的觀念非常薄弱,要求學生修很多不同系所的課程,課不多,但很重,每個學生完成好幾個學程就可以畢業。布朗資工系大概只有二十幾個老師,相較這裡四十幾個老師,其實頗稀少,因為美國的大學並不會要求每個領域都有一位老師,而是要求凡進來的教授都非常非常厲害,像布朗大學的專項就是theory、computer graphics 和AI 這三個,重質不重量。這所大學位在羅德島州,是全美最小的州,位於波士頓南方約車程一小時的位置,此地四季變化非常鮮明,馬克吐溫甚至曾經描述:「若你不喜歡這兒的天氣,只要等待就可以了。」

        您在回國後對國內外資訊系學生的看法
          這件事我想了很久,也一直在觀察,也許我的觀點到現在已經比較不正確,剛回國的時候,很明顯感受到,所有美國教育制度訓練起來的學生,都非常的積極、敢於表達自己,雖然現在台灣的同學也基本上是這樣,但課堂上的表現差異很大,台灣在課堂上還是太害羞,聽不懂會覺得是自己沒想清楚,這可能是因為美國學費非常昂貴,學生十分珍惜上課時間,本質上會認為上課聽不懂是老師的責任,因此在我們那個年代,會非常積極的請教助教,美國的助教系統也很好,助教大多來自前一年該課成績優良的大學部同學,六個學生一個助教,六個助教歸一個博士研究生管理。
            還有一個特點是美國的學生,工作歸工作,玩樂歸玩樂。我在因緣際會下修了布朗大學部的作業系統,這堂課非常扎實,整學期有三次手寫考試,兩週一次手寫作業,四次程式作業,final project是把作業和起來,弄一個會動的Unix!課很少,一學期兩三門就用盡全部時間。週間每天都在拚這些作業、社團活動,週末就完全放鬆,沒有人週末在寫作業。


            請問老師為什麼想回來教書?

            其實我是很晚很晚才想說可能我會當教授,那你問我本來想什麼?其實我本來也沒想什麼,總是可以寫程式嘛。當教授,其實應該是偷偷的有在想,但是完全不敢用力去想,因為對我來說,覺得離我很遙遠。為什麼要當教授,我覺得跟那篇論文可能也有關係,他觸動了我,覺得我可能可以做到。出國唸 PHD,好像已經確定要走學術方面,但是我也不確定能不能唸畢業。到資格考考完,才確定了真的要走學術方面,但是也不敢確定要不要當教授,可能可以去 research lab 之類。甚至到要畢業的時候,我也只是抱著試看看的心情,能不能找到教職也不確定。在我畢業的那個年代,就業環境很糟糕,大家都想搶教職,那個時候台灣一個教職缺,可能有400多個人來搶,非常非常的競爭。我就想說先申請看看,如果有的話那我就當教授。我當時雖然很想回到母系教書,但是台大根本就沒有缺,台清交等老牌學校幾乎都沒有缺。我們那個年代老師大多都是先到新學校教書,我當時是先到中正大學教書,之後到了中研院做研究五年半。在那期間,我有回來系上當兼任教師。上學期開了一門課,覺得教得很開心,還不太過癮,於是跟系上說我下學期還要再開課,一般老師都是教越少課越好啊,怎麼會想多開課呢?我一學期開了兩門課,幾乎跟專任教師沒什麼兩樣了,後來也覺得回來當專任教師滿好的。

            請問老師對於教書這個職業有什麼感想?

            剛開始當老師的時候我也是滿恐懼的,我是可以唸畢業,唸畢業也已經很辛苦,那現在是要教別人怎麼畢業,現在是要設計題目給同學讓同學畢業,這讓我覺得很恐怖。也還好就是都熬過來了。我覺得我還滿 enjoy 跟同學在課堂上的互動,或是課外的互動等等。很多喜歡在學術界的人,其實很不喜歡跟人互動,甚至連報告自己的研究成果都非常不喜歡。雖然我也可以關起門來做研究,我也可以做得很好。但是做研究幾乎沒有機會跟別人互動,我在中研院的時候,常常早上到實驗室,直到下班回家都沒有跟任何人講過一句話,這樣過了幾年我開始覺得有點無聊,雖然這樣是可以很專心的做研究,但是人生不只有研究。我很喜歡用教東西來督促自己學東西,我很喜歡這樣。這樣在大學教書,有非常大的彈性空間,可以自己設計這門課想傳達什麼。我覺得台大有一個非常棒的特質,只要你用心,台大的同學不管你是什麼冷門的課,同學們都會很捧場。我覺得教書是我的夢幻工作,回到母系,這樣教書,我覺得太完美了,我又可以做研究,又有非常優秀的同學。系上也對我很好,可以讓我開想要開的各種課程。我覺得在美國教書都沒有在母系教書這樣開心,畢竟我們是同文同種。我也知道有在美國教書的一些好朋友,很難跟同學有多點互動。

            請問老師認為什麼時候結婚比較好?

            我當時是先結完婚再出國,很多人對我這個選擇很好奇,我覺得這樣還不錯。雖然現在比較少同學這樣做,但是也有一個我帶畢業的學長,他是大學之後直接去念博士,也是先結完婚再出國。如果兩個人都有自己的事情要打拚,甚至身在不同的地方,那這樣結婚會有一些困難,但我覺得其實還好。我認為是各有好壞啦,先結完婚一起打拼也是滿甜美的結果,雖然一開始也是各種辛苦,但是熬過來就好了。

           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            王瀚宇(R02網媒, 赤燭遊戲共同創辦人)

            林于智 (B01/R05, Google Software Engineer, Youtuber [史九87])

            劉邦鋒 (台大資訊系教授)